分享缩略图

黑瓜吃料网每日最新:黑瓜吃料网每日最新事件爆料

分享到:
链接已复制
首页> 新闻中心>

全国儿童预黑瓜吃料网每日最新:黑瓜吃料网每日最新事件爆料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: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科普疫苗接种关键五问

2025-04-25 04:34:01

来源:新华网

分享到:
链接已复制
字体:

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 2025年4月25日是第39个“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”,国家疾控局确定今年的宣传主题为“打疫苗 防疾病 保健康”。

保证每位儿童都能享受到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费接种服务,不仅是法律法规的要求,更是每个孩子应当享有的权利。针对家长们关心的疫苗接种常见问题,新华社记者连线国家儿童医学中心、北京儿童医院保健中心主任医师马扬,作出权威解答。

一问:新生宝宝需重点防范哪些感染性疾病?应接种哪些疫苗?

新生宝宝免疫系统尚未完善,易受呼吸道、消化道等感染威胁,常见病原包括肺炎链球菌、百日咳杆菌、乙肝病毒等,可能引发肺炎、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。

新生宝宝需要接种的疫苗比较密集,具体接种程序可参考本地区的免疫规划程序,并及时关注更新情况。举例来说,按照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(2021年版)》,出生后需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(第一剂次,1月龄和6月龄需加强)预防结核病和乙型肝炎。接着,随着宝宝的成长,还会陆续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、百白破疫苗、流脑疫苗等多种疫苗,预防多种常见的传染/感染性疾病。

接种疫苗的密集期,集中在出生后到18个月龄之间。

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(2021年版)》

二问:疫苗是否安全?联合疫苗会加重儿童负担吗?

疫苗通过去除病原体致病性、保留抗原性刺激免疫应答,安全性已获严格验证。随着技术进步,疫苗的安全性越来越好,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小。

联合疫苗可减少接种剂次、降低不良反应风险,其研发需确保各成分相容性与安全性。联合疫苗抗原成分比单价疫苗复杂,抗原含量高,因此,对其安全性评估非常重要。大量研究证明,联合疫苗的不良反应多以一般性反应为主,并且联合疫苗接种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,证明了联合疫苗的安全性。

三问:接种疫苗后是否完全不会感染对应疾病?疫苗保护效果和持续时间如何?

接种疫苗后抗体产生通常需2至4周,保护期因疫苗而异,多数为3至5年,部分可达10年以上。按程序完成基础免疫和加强接种,可延长保护时效。

有人误认为接种过疫苗就一定不会生病。其实,某种疫苗只对特定病原微生物有预防作用,并不能预防所有疾病。比如13价肺炎疫苗并不能预防所有肺炎,只是预防肺炎链球菌13种血清型导致的呼吸道感染。另外,接种某种疫苗后无法100%不得此种疾病,也可能会得,但症状会轻一些,并降低重症感染几率。

国家儿童医学中心、北京儿童医院保健中心主任医师马扬为儿童看诊。(北京儿童医院供图)

四问:早产儿、先心病等特殊健康状态儿童能否接种疫苗?

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经济、安全、有效的措施,但有基础疾病儿童由于接种风险相对较高,这类儿童被称为特殊健康状态儿童,他们更需要疫苗的保护。

特殊健康状态儿童原发疾病多种多样,几乎涉及儿科所有领域,在进行有效的医疗救治后,这些儿童原发疾病得到控制,健康状态相对平稳,可由专业医师对其目前所处健康状态进行再评估后,进行疫苗接种。

例如,先心病患儿若心功能正常、无严重并发症,接种安全有效;若存在反复感染、严重心功能不全等,则需暂缓接种。建议优先选择灭活疫苗,术后恢复3至6个月可补种。

五问:漏种疫苗如何补种?接种后需注意哪些事项?

漏种儿童可在符合条件后按程序补种,异地接种需衔接当地规划,具体可咨询疾控部门。

接种疫苗后,应在医院接种地点原地医学观察30分钟。离开医院前,医生需再次进行体格检查,指标正常可以让孩子回家。

回家后,接种当天不建议给孩子洗澡,应多喝水,多休息,减少户外或过度剧烈运动,观察孩子精神状况。如果出现低热(腋下温度大于37.2℃,小于38℃)等症状,可用物理降温方法退烧,如果体温在24小时内恢复正常,表示没有太严重问题。若出现高热(≥38℃)、持续皮疹或精神萎靡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并上报接种单位。

家长应遵循免疫规划,科学守护儿童健康成长。

新华社记者顾天成

【责任编辑:刘维佳】
返回顶部
Sitemap